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计量大学以数字化赋能研招管理工作
2024-04-19 09:21
作者:

(中国计量大学)

  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乃至教育强国建设,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近年来,中国计量大学借助数字化改革新优势,拓展研究生教育发展新赛道,积极打造了“中量大研招服务应用”,擦亮了数字研招新名片,着力构建数字化研招业态、营造智能化体验空间、形成新型化管理思路,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新动力。目前该应用已在学校应用3年,总体工作效率提升67%,耗材利用率提升10%,实现了研招工作的提效、保质、减成本。便捷、智能、精准、人性化的服务获得了使用者的良好反馈,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研究生招生管理水平,方便校内外的考生了解研究生招生,为学校招揽优秀生源、建设数字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数字化助力,打造典型应用案例。我校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借“数字平台”之力,造“精准服务”之势,围绕研究生招生报名、考务、初试、复试、录取等重点环节,通过对微服务、物联网、二维码、看板生产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组织实施了多个技术先进、数据安全的应用服务场景,构建“数智研考”生态体系,为考生提供考研成绩查询复核、录取通知书地址修改、复试录取在线签约、录取喜报微信分享、师生在线双选、调档函下载等一站式的服务,具体包括六大模块:报名管理、考务管理(含试卷封装校验子系统、电子阅卷子系统)、成绩管理、签约互动、复试管理、录取管理。

  以数字化治理,着力构建规范管理体系。开发团队坚持以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推进数字化改革,促进我校研招流程的“规范化”再造、数据的“标准化”重构、制度的“完整性”重塑。项目综合应用看板生产数据采集方法和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让研招管理的内部复杂数据源实现全过程标识、建模、采集与存储,通过微服务和容器技术的先进架构,将功能分解到各个离散的服务中,进行独立地开发和部署。在组织层面,采用学校和学院的多层次的管理模式,以满足当前校院两级管理的实际需求;在业务层面,针对已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师基础信息、管理用户登陆信息的统一,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直接跳转;在数据层面,以教育部国家研招网数据库字段为基础,为各类需采集的信息提供标准接口,为学校中央数据库模块提供自动的数据采集与上报。项目打造了面向研招管理的多层次定制式协作模式和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了管理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我校研招管理向数字化、精益化、服务化转型升级。

  以数字化加持,着力提升工作实效。研究生招生自命题工作具有工作量大、涉考环节多、涉及人员广、安全保密强、流程衔接紧等特点。我校依托数字化优势,对自命题生产线进行优化提升,从接到“自命题试卷订单”到“自命题试卷袋产品”发货,每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检验和跟踪反馈,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在试题校核、印制、分装等环节可能出现的人工校对差错,通过“机器换人”,将简单、重复、统计、核对等工作交给计算机辅助完成,实现了研招工作的提效、保质、减成本,做到“人防技防”相统一,有效提升了自命题管理质量和效率。基于物联网的扫码采集、哈希算法加密与解密校对等关键技术,试卷封装校验模块将扫码枪、数字化系统进行创新集成,通过两两比对避免自命题试卷的错装漏装,实现了一屏在手,研招考务全周期掌握。在电子阅卷模块,采用J2EE架构和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既能保证高并发下系统的稳定性,又能满足对局域网阅卷的环境要求,有力推进了研考评卷更公正、数据更准确、进度更高效、管理更规范。在数字化展示模块,利用ABI数据可视化技术精准过程画像,并结合画像解构产品质量、精细化耕作,最终在重点目标环节上形成突破。

  以数字化赋能,充分挖掘数据潜在价值。稳步提升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是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前提条件,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我校加强网络直播宣传,深耕优质生源高校精准宣传投送,为优质生源考生特征画像,指导学院遴选优质生源,实现研究生招生的增质扩量。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2024年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生源质量逐年提升,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基于学校中央数据中心打通了跨部门数据共享大动脉,破除“信息孤岛”问题,努力做到“让师生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